搜尋此網誌
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
12星座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樣之土象星座系列
土象星座通常都比較容易給人沉穩的感覺,不過這種“沉穩”卻也最容易讓土象星座被人誤會,因為大家不論看哪一個土象星座,都先套用了這種感覺作為解讀的標準,那任何一種感覺不“沉穩”的事,立即就跳入了大家的觀察鏡裡,這便是一切錯誤解讀的開始。那關於土象星座,我們究竟誤會了什麼呢?
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
關於所謂的行星逆行!
最近很多人問老師關於“逆行”的問題,又提到最近“金星逆行”對於大家有什麼影響。
我們先從“逆行”這樣的現象來解釋;在太陽系裡的行星,都是以太陽為中心,然後往同一個方向在旋轉著,不過每一顆行星的公轉半徑有長有短、軌道也並不全然都是正圓形的方式在圍繞著,所以在快慢不均的情況下,即便每顆行星都往同個方向在逕行著,一定會出現有些行星行進速度較快的情形,這個時候,站在地球的角度來觀察,就會感覺那些落後的行星似乎在往反方向前進,但畢竟前進方向還是相同的,最終還是再次追上,如此往返的週期,我們便稱之為“逆行”。
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
本命星盤上的行星(三)
到土星為止,這些行星被發現的時間都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,它們行進的週期、運作時可能會發生的事件,在古今中外可以說早已緊緊地契合在一起,以木星為例,中國地支的12年週期便是依照它的運作,所以在古代我們稱它為“歲星”,而土星約為28年的運轉週期,在中國也將它聯繫到28星宿之中,稱它為“鎮星”,在西方的世界中這些行星的連結更是緊密地結合在人們的作息生活、農業收成、漁獵捕獲之中,從18世紀開始,我們開始發現了土星以外的行星,同一時期,不管是科技的進步、文化的成長、生活的演變都呈等比級數的速度在進化與改變著,相較於過去數千年的人類文化,18世紀之後的每一年都比過去的每一個百年階段要進步得多、也更快,新的人事物創造了新的世界觀,過去僅止於土星為主的占星學系統,開始不夠完全詮釋更細膩的價值觀與人性思維,三王星(天王星、海王星、冥王星)的出現,強化了占星學解讀人類歷史中出現的全新頁章。
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
本命星盤上的行星(二)
在前一篇文章中,我們介紹了太陽、月亮、水星、金星這四顆行星,以太陽系的結構來說,這四顆行星都在地球的公轉範圍內,所以習慣上,我們會稱它們為“內行星”,這些行星共通的特色,就是以地球年來計算的話,他們的週期都少於一年(相較於地球的位置,太陽在星盤上運轉的週期就等於一年),這邊所謂的週期,就是這些行星在星盤上行走的速度,由於它們行走的速度都相當快,所以在行星能量上都有著更直接的特性,也就是讓人無法忽視的強烈印象,當這些行星停留在特定宮位時,都會讓我們極容易展現獨屬我們的特色與本質,而動得快的特性,也讓我們每個人之間因著出生時間的差異,而有著彼此間不同的風格。
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
本命星盤上的行星(一)
看 著一幅“本命星盤”,就猶如站在地球上仰望著自己出生時的天空,每一顆行星的移動、牽引,都會在無形中傳導一股我們無法解釋的能量,以天文學的角度來看,或許我們可以用“引力”來定義這股能量;太陽系的星球之間,都有著牽動彼此的引力存在,而所有的星球,最終都是環繞著太陽在旋轉,以古埃及人的世界觀來看,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擁有一股可以凝聚宇宙能量的小宇宙,核心就是我們所屬的地球,地球上的萬物變化都與天際中的星球相互牽引、帶動著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